19.11.20222
為了參觀位在慕尼黑近郊的達浩(Dachau)集中營,我和Cherrie在一個月前便開始閱讀關於二戰時期的歷史故事:有納粹黨員當時的休假勝地Prora、修斯(Scholl)兄妹和其同夥舉辦地下秘密組織反抗、希特勒的著作Mein Kampf仍被禁止出版的報導、Georg Elser曾秘密計畫炸死希特勒最後失敗、傳說中在波蘭南方的Walbrzych這個地方有納粹的寶藏。這些一個個的故事讓對於二戰歷史不熟的理組生我,多了些認識,有詼諧有趣的、有悲傷沈重的故事。
接著,到了參觀集中營的日子。我們從慕尼黑搭火車到了Dachau火車站,站門口也有許多遊客,看來是要一起坐到集中營的。這個鎮不知道為什麼,給我淡淡的憂愁,不知道住在這裡的人們會不會有沈重的回憶呢?當時,備受迫害的囚犯們也是搭火車到同個地方,接著被押送到集中營。而現在的紀念館,不收門票費,供人們參觀。我們租借了中文的導覽,希望更了解這裡的歷史故事。
到了大門,上面寫著Arbeit macht frei的字眼,意思是「工作得到自由」,這個營區其實已經經過整修,和當時的景象大有不同了。原本在紀錄片中的字樣更大更顯眼,現在只是一個小門而已。而營房也都全部被拆下了,現在看到的是依照當時的建築重現的,分別是前面兩個營房。只剩下最後面的營房X是原本留下來的。而營區後面有幾座教堂,分別是東正教、新教、天主教等。其中有些是倖存者中的牧師或是神職人員戰後建造,為了緬懷當時犧牲的人們。而主要的展覽則是在一個很大的展覽館,裡面有當時留下的照片、遺跡、物品和許多的歷史刊版,讓人們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戰後的審判等等。
在一戰後的德國戰敗,要接受鉅額的賠款,導致物價通膨。人民不滿的聲浪越來越大,國家民族主義興盛,開始出現排外的聲浪,也萌發了種族歧視、反猶太主義的種子。達浩集中營有名的地方在於他是第一個集中營,後來在波蘭及德國其他各地的集中營設計都是以他為範本,去做建築。
在這個營區,囚徒失去自由,被迫早上三點起床工作,長時間在工廠工作,他們被分送到附近的武器製造工廠,進行流水線的生產,而每天的食物往往只有那麼一點點。然而,最糟糕的工作則是被分配到營房X焚燒屍體。
這個營房X是我在參觀過程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因為他並不是重建,而是以前留下來的。原本的焚屍間有兩個爐子,但後來死亡的人數遠遠超出負荷,因此擴建了另外八個爐子。一路從消毒、等候室、毒氣室、焚屍間、最後停屍間走過來,心情十分沈重。人數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光是原本的焚屍間只有兩個爐子,便有10000人在這焚化,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的犧牲。
我在思考,極端的獨裁往往都是惡果,造成戰爭。無論是二戰時的德國或現在的俄羅斯、北韓、中國,執政者為了掩蓋少數人的聲音而做出迫害的行為,用暴力來壓制人民,用恐怖來使人民感到害怕。我想,新疆的勞改營的畫面會不會就像我今天所看的集中營的樣貌呢?而北韓,如果試圖逃離的脫北者被抓到則是可能要誅九族、滅全村的。
以前我不太討論政治,因為怕朋友之間傷感情,也怕聊不起來。但來到這裡後,我發現關注政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執政者可以決定很多大事、國家的發展方向等等。台灣很幸運,可以成功由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走向現在的民主體制,人民可以自己做出選擇,透過行使公民權表達自己的意見。縱使大家的意見不盡相同,透過討論或許可以有更好的結果。我們的自由民主不容易,是前人的付出及爭取。我認為自己應該要珍惜並且謹慎的使用自己的權利。
以前在台灣,很少關注國際新聞,因為覺得離我很遠很遠,似乎不怎麼重要。然而到了德國後,看到有敘利亞、烏克蘭很多各個地區來的移民,很多是因為他們的國家遭受戰爭而為了安全或是更好的生活而離鄉背井,來到了德國。莫名的令我感到難過,也覺得其實戰爭沒有我想的遙遠。
在這裡,國外的朋友問我哪裡來,我說「台灣」。而有同學問「你們是從中國移到台灣的吧?」「你們和中國都是講中文的,為什麼不在一起作為一個國家?」那同理,澳洲也是以前英國移民過去的,他們也都講英文,那為甚麼他們是兩個國家?(這是朋友的故事和理論,我覺得很有理。)
我身為台灣人,我認為自己和中國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我在這個土地出生、成長,我喜歡這個國家,我喜歡有多元不同文化的台灣,喜歡上面不同族群的文化包容。
最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選20大,會繼續連任。而前一週習近平和拜登的會面中,也再次強調台海問題,表明「台灣是美中對話基礎中的基礎」。另外,波蘭遭受俄國導彈攻擊。獨裁者的勢力不斷的入侵,讓我開始思考,世界大戰是不是在我有生之年看得到呢?台灣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塊重要的位置呢?如果真的發生了戰爭,我要怎麼做呢?現在可以做什麼,有備無患呢?
目前想到的是:
這些大概就是我在參觀完集中營後的一些感想,透過二戰的場景好像投射到現代的世界情勢。導致看完後的心情都滿沈重的,思考了自己以前從來不覺得自己會有興趣的內容,如果有朋友有其他想法,都歡迎跟我討論~